話說睫毛夾真的是一件很難用到壞掉的美妝工具
Erica之前的KOJI精雕超廣角睫毛夾(38mm),算一算也使用長達5年以上哦!
會將它換掉的原因是其中一支撐桿的接合點斷了,每次使用時都要手動喬一下
有時太急常常忘了喬就這樣一夾…姐的睫毛也硬生斷了一半…
睫毛生長的速度可說是非常慢,所以讓姐狠下心來準備換掉它!
用了這麼久的KOJI雖然不錯,但還是會想讓人換個品牌看看這樣
Erica知道SHISEIDO資生堂3D立體超廣角睫毛夾#213
它在網路各大美妝討論區中可說是好評不斷!所以就決定是它了!
上列的這二支都是SHISEIDO資生堂的睫毛夾
綠盒是Erica在先在小屈入手的,那時剛好看到它時心想應該跟#213(紅盒)差不多吧!?
一看是台製的當下覺得有點怪怪的…但其實姐心裡想買的是#213(紅盒)阿!
當時以售價不到$200+貪圖便利,於是就就先買來急救了
在使用時也沒有覺得很好or不好用,算是soso還可以接受!
與原本的KOJI相較下也許是習慣,還是覺得KOJI比較順手些
直到Erica去了日本看到SHISEIDO資生堂3D立體超廣角睫毛夾#213就順便將它帶回來
其實在台灣很多美妝購物網上都很買得到了,售價約為$500上下
我想很多人一定很好奇!
這2支睫毛夾睫到底使用起來有什麼不一樣?或是那支使用後的翹睫效果較好?
就讓姐就來小小分享一下使用的心得吧!
二支睫夾除了本體上已有膠條外,另外在盒內都會再附上一條
有關膠條何時該更換的問題,要看個人使用習慣
使用較頻率較高發現膠條彈性不如以往,或是有破損的情況下都是需要更換的哦!
這2個較條在厚度、柔軟度上來說差別還不小
綠盒的厚度較薄的關係在柔軟度上來說也比#213來得軟
睫毛夾本體相較下並無明顯的差異!
有的話也是0.1mm的台灣、日本製程上的誤差…應該是可被允許的吧~哈哈
相較於綠盒的陽春包裝來說,#213的外盒有說明自家睫毛夾的結構重點在那兒
不外乎就是Point1弧度一樣是東方品牌,相較於歐美品牌會更加服貼於眼型吧?!
Point2支撐捍的部份在開、夾合動作時能更加穩固,使其受力平均
Point3手指頭在握持時較附合人體工學的部份
以下照片中的左邊為綠盒、右邊為#213
Check Point1弧度是否有差異!
老實說在使用時Erica感覺二支與眼球的貼合度是不相上下的,對我個人來說還算是蠻服貼的
但每個人的身體構造都不一樣,像有的人眼窩比較深遂這樣
因此適合我的眼型並不見得就適合每個人哦!
然後膠條的部份雖然綠盒比#213來得柔軟也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,因為重點是要將睫毛夾得翹
所以使用者的睫毛易塌呈度及軟硬度,也是要配上適合的膠條才能擁有翹睫阿!
這二支睫毛夾的重量都相當的輕巧款,不像KOJI是帶點重量感的
而Point2與Point3的結構上可以看得到有點細微的不一樣
不過大多是本體粗、細,螺絲上微微不同這樣
我個人比較習慣#213較細的緻的本體,莫非是姐手指太粗(摸下巴)
反正握持的手感就是一自我主觀的感覺,大致來說都是順手的哦!
老實說…要是不是像姐這樣同時有二支拿來比較跟本比較不出來的
在夾睫毛前先來了解Erica左、右眼睫毛差異吧!
本人的右眼睫毛通常比較長,毛髮也比較茂密也因為是右手夾右眼的關係,這眼通常都是夾的比較美的那邊
左眼則反之,因此姐決定在右眼使用綠盒(沒有看眨台製的意思哦…),左眼使用#213這樣
由睫毛根部以三段式的方式來進行,然後盡量作到力道一樣啦!
可以發現夾完後的睫毛側面長這樣,不論是那眼都能製造出完美的扇形效果
也許是角度關係,就目前這階段感覺分不出勝負阿
夾睫毛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睫毛更翹,然後上睫毛膏才算是整套完成阿!是不是!
接下來就刷上我最愛的奇士美睫毛膏吧!兩邊使用同樣的量刷上二次
前二張側面照片因角度關係可能分不出勝負
但正面看來不論是剛夾完及刷上睫毛膏後,都可以發現#213有略勝一咪咪
還記得Erica的右眼通常是比較好夾翹、夾好、夾滿的嗎?
那那那…到底是我個人覺得是綠盒好還是#213好哩?
就我個人來說會選擇#213除了日製外,效果也確實好那麼一咪咪,但同時也貴上1倍哦!
另外還要配合個人的睫毛條件…等,易夾完後就塌的朋友我個人也覺得#213比較適合
如果睫毛比較脆弱易斷的朋友就適合綠盒的感覺!
總而言之~產品不會有太大的差異,差異的點為每個人條件不一樣它是否適合自己
所以這篇就只是剛好手上有這二支睫毛夾,當作提供給大家參考一下下囉!